【流感、感冒還是新冠肺炎?】營養師教你如何辨別區隔

每到天氣變化或病毒旺季,咳嗽、喉嚨痛、發燒等症狀讓人緊張:「到底是感冒?流感?還是新冠?」,究竟這三者差異為何?應該如何區隔?我們特別整理出簡易比較表,教你輕鬆分辨流感、感冒及新冠肺炎,並與您分享提升保護力營養素及飲食補充的小撇步。
[防護快捷鍵]
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的差異
1. 一般感冒
-
致病原:常見為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
-
症狀:喉嚨痛、咳嗽、鼻塞、流鼻水
-
潛伏期:1~3天
-
療癒期:約1週
-
流行期:一年四季
2. 流行性感冒(流感)
-
致病原:流感病毒(A型或B型)
-
症狀:發燒、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疲倦
-
潛伏期:1~4天
-
療癒期:約1~2週
-
流行期:季節轉換期(11 - 3月)
3. 新冠肺炎(COVID-19)
-
病源:SARS-CoV-2
-
症狀:高燒、呼吸急促、喉嚨痛、咳嗽、腹瀉、疲倦、鼻塞流鼻水
-
潛伏期:2~14天
-
療癒期:約1~2週
-
流行期:一年四季(自2019年爆發至今)
提升保護力的營養素及飲食補充推薦
-
多喝水:人體1天所需的水分約2,500~3,000cc,充足補充水分,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
-
電解質(如鈉、鉀、鈣、鎂):維持水分平衡、鈣和鎂有助於心臟、肌肉及神經的正常功能。
-
蛋白質:鮭魚、雞蛋、豆腐、雞肉等:有助於組織的修復,增強體力。
-
鮭魚、鯖魚、堅果: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恢復營養平衡,調整體質、健康維持。
-
芭樂、奇異果、木瓜:蔬菜水果含較為豐富維生素C,具抗氧化作用。

貼心小叮嚀
-
若出現高燒、胸悶、呼吸急促、意識不清等重症警訊,務必立即就醫。
-
平時做好手部衛生、戴口罩、均衡飲食,另外搭配抗病毒的體外長效噴霧(前往賣場)或酒精消毒,建立強而有力的病毒防線。
-
建議幼兒、學生、孕婦與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施打疫苗。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是目前最安全且具預防效果的方式之一。

加強保護力,安心不焦慮
在這個一年四季病毒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無須擔憂焦慮。透過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熟悉病毒防禦相關知識,運用適當防護產品,加強自我保護力,便可為自己與家人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
延伸閱讀 >>
ApoX防毒霸 長效防護 讓病毒無所遁形
【流感季防護指南】為孩子打造強健體質、鞏固健康防線五大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