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禁忌的科學真相:傳統信仰背後的健康智慧

身為一位營養師,日常除了跟各種保健食品、營養成分打交道之外,我個人認為更重要的是要想辦法討好我的女朋友。舉例來說,農曆七月的時候,她就特別怕聽鬼故事,連Netflix恐怖片的預告片都要跳過。我常笑她:「妳怕鬼,但妳不怕吃隔夜沒冰的海鮮嗎?」結果她白我一眼,然後再默默把冰箱清空。

 

其實啊,鬼故事多半是「自己嚇自己」,而農曆七月的各種禁忌,也不是全都來自「靈異傳說」。很多規矩背後都藏著古人的生活智慧,換個角度看,就會發現那是「早期版的科學」。今天就來拆解幾個常見的七月禁忌,看看古代信仰背後的健康真相。

 

[打破觀點]

鬼故事多半是「自己嚇自己」,而農曆七月的各種禁忌,很多規矩背後都藏著古人的生活智慧,換個角度看,就會發現那是「早期版的科學」。

食物篇:夏季最熱,腸胃最弱

七月是一年最熱的時節。古代沒有冰箱,食物特別容易壞掉。當年如果有人吃到腐敗的東西,上吐下瀉一場,甚至小命不保。久而久之,大家乾脆訂下一些「飲食禁忌」,避免悲劇一再發生。

 

例如「七月不要亂吃涼拌生食」,其實不是鬼月才不能吃,而是因為夏天溫度高,細菌繁殖速度快。涼拌菜或生魚片,如果沒有妥善保存,就容易出問題。用一句現代營養師的老話來收尾:食物要新鮮、保存要到位、吃東西要適量。尤其中元普渡一大桌零食、餅乾飲料,如果不小心吃太多,難免覺得腸胃有點負擔。這時候,補充適量益生菌,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也是個不錯的日常保養選擇。

中元普渡一大桌零食、餅乾飲料,如果不小心吃太多,難免覺得腸胃有點負擔。這時候,補充適量益生菌,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是個不錯的保養選擇。

水邊篇:意外比「水鬼」更可怕

另一個常聽到的禁忌是「農曆七月不要去水邊,會被水鬼抓交替」。這說法聽起來毛毛的,但從科學角度來看,背後原因很簡單---機率問題

 

因為夏天熱,去溪邊、海邊消暑的人變多,戲水事故自然也增加。再加上颱風季,水流急、暗流多,危險係數比平時更高。古人不懂統計學,就用「水鬼」的說法來提醒大家小心。

 

所以我會跟女朋友說:「水鬼沒那麼忙,但物理學不會放假。」要玩水可以,但要注意安全:

  • 下水前先了解當地水域狀況
  • 千萬別單獨下水
  • 酒後不要游泳
  • 戲水裝備(救生衣、鞋子)要齊全

 

這樣做,比貼平安符更能保命。

「水鬼沒那麼忙,但物理學不會放假。」要玩水可以,但要注意安全

古代禁忌 vs. 現代科學:6 個經典案例

除了吃與玩水,還有不少「農曆七月限定」的生活禁忌,聽起來玄之又玄,但其實都有合理的科學解釋。來看看幾個代表:

 

1. 濕衣服不要晾到晚上

長輩常說:「濕衣服不要掛到夜裡,會沾上陰氣。」其實真相是晚上濕氣重,衣服乾得慢,容易發霉、滋生細菌,還可能吸引蚊蟲。穿上去皮膚癢癢的,誰不會覺得中邪?

 

2. 夜晚不要拍照或自拍

據說晚上拍照容易拍到「好兄弟」。但懂點攝影就知道,晚上光線不足,曝光時間長,稍微抖一下就模糊,加上鏡頭光圈或感光元件的特性,就容易產生鬼影般的效果。說穿了,不是靈異,而是物理。

 

3. 室內不要燒金紙

傳說會把陰氣引進家門。其實最大的問題是空氣污染與火災風險。燒金紙會釋放細懸浮微粒(PM2.5),對呼吸道不好;火星一亂飛,還可能釀火災。古人用「陰氣」的說法,是提醒你別拿生命開玩笑。

 

4. 七月不要晚上吹口哨

說晚上吹口哨會招來好兄弟。事實上,古代夜晚沒有路燈,治安不好,如果在黑暗中吹口哨容易被誤以為是暗號,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禁忌其實是「社會秩序版的防身守則」。

 

5. 七月不要搬家

很多老人家說鬼月搬家會不吉利。但科學解釋更接地氣:農曆七月往往正值大暑,天氣悶熱。以前沒有冷氣,搬家具流一身汗,體力消耗大,也容易中暑。選擇比較涼快的季節搬家,對人更友善。

 

6. 晚上不要曬床單

傳說中這樣做會有好兄弟躺進去。可是實際原因是夜晚濕度高,布料難乾,容易孳生塵螨、黴菌。古人可能不知道塵螨,但知道「睡了會癢」,於是給了個靈異的說法。

晚上光線不足,曝光時間長,稍微抖一下就模糊,加上鏡頭光圈或感光元件的特性,就容易產生鬼影般的效果

玄學與科學的交叉點

常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玄學。」我不確定這句話的正確性,但我確定一件事:人心的確需要某些「心理安慰」。

 

像我就承認,電腦主機上真的放了一包綠色乖乖。據說工程師們深信這能保護伺服器不當機,甚至還傳到矽谷去。我雖然完全想不透原理,但心裡就是比較踏實。這種儀式感,本質上跟農曆七月的禁忌有點像。不一定科學,但能讓人安心。

 

古人比你想的還科學

農曆七月的禁忌,不一定都是迷信,很多其實是古人用經驗總結出來的安全守則,只是換了一種「靈異版的表達方式」。所以,與其害怕鬼月,不如:

  • 注意飲食保存
  • 戲水要安全
  • 生活保持衛生

 

換個角度想,農曆七月其實是提醒我們「對自己好一點,別亂搞」。就像我常對女朋友說的:「怕鬼沒用,怕壞掉的食物才是正解。」同樣的道理,普渡桌上的零食也不是壞東西,但吃過量就考驗腸胃了。偶爾搭配益生菌,幫助消化、維持腸道好菌平衡,讓身體比較輕鬆,這才是現代版的保命妙方。

 

下次聽到禁忌,不妨先別笑古人迷信,搞不好他們的邏輯,比我們還實際呢。

農曆七月的禁忌,不一定都是迷信,很多其實是古人用經驗總結出來的安全守則

文章分類
記憶力 橘黴素 營養 骨折 復健 療肺草 草本 健康迷思 藍藻 南瓜籽 能量 男人 綠藻 體內環保 專利藻精蛋白 防護力 藥師 原型食物 綠藻錠 保養 女神 膽固醇 健檢 血脂 習俗 科學 七月 apogen 肌膚出油 輕熟齡肌 抗病毒 流感 產後 黑瑪卡 健康生活 北醫 青春 智慧保養 健康 節儉 ApoX 防毒霸 皰疹 女性 吃冰 銀髮族 飲食調理 藥膳保養 父親節 禮物 熟齡日常 運動 肌少症 大腸癌 上班族 益生菌 敏弱 兒童 腸病毒 保健 超高齡社會 退休 孅氣窈窕 蔬菜 清爽料理 辦公室 微藻 ESG 成長營養 骨骼發育 高溫 消暑營養 三明治族群 日常保健 情緒 壓力 新冠 防疫 微量礦物質 薑黃 代謝 爆燃 孅盈 夏至 涼性食物 食補 排便順暢 DHA 孕期 魚油 藻油 素食 確診 防疫教育 納豆紅麴 納豆激酶 Monacolin_K 消化 藻精蛋白 隱形防護罩 吃貨系保養 男性 熟齡 營養素 瑪卡 藻紅素 葉黃素 煥采保養 夏季 嬰幼兒 育兒 排便 幫助消化 外泌體 美容保養 綠色飲食 固碳 美食 促進代謝 攝得順 男性保健 三藻舒眠王 幫助入睡 空氣威脅 潤喉 退火 降火氣 兒童心理 快樂童年 兒童保健 窈窕 順暢 晶亮 兒童視力 視力保建 植化素 果凍 美麗 爆燃代謝 養氣美顏 螺旋藻 天然維他命 新陳代謝 熱量 新陳代謝是甚麼? 純淨水源 循環保健 冬季 蛇年 新年 藍綠藻 關速能捷 黑豆紅棗茶 耳鳴 黃俊豪醫師 演講 衛教 肽活素 玉米黃素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