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傾聽的力量:耳鳴與聽力保健小指南
原著/ 黃俊豪醫師
耳鳴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問題,根據南韓研究顯示,在20至98歲的人群中,耳鳴的盛行率約為20.7%,尤其是女性的發生率更高。然而,耳鳴的成因和表現各有不同,台灣耳鳴與聽力領域的權威---黃俊豪醫師特別以深入簡出的方式來說明,並提供保健方法,希望可以幫我們更好地呵護聽力健康。
【醫師開講】(節錄自2024/11/23黃俊豪醫師的公開演講內容)
耳鳴的類型與原因
耳鳴是指在耳朵裡聽見的「不存在的聲音」,可能是嗡嗡聲、嘶嘶聲或心跳般的聲音,就像耳朵自己演奏一首只有你能聽見的樂曲,而你還不見得想聽。一般常見的類型有:
1. 脈動性耳鳴(Pulsatile Tinnitus)
想像一下,當你跑步或運動後,感受到脖子或耳朵附近有「砰砰」的心跳聲。這種耳鳴聲就像這樣與心跳同步,通常可能和耳朵附近的血管問題有關。
2. 體感覺型耳鳴(Somatic Tinnitus)
這類耳鳴常見於壓力大或身心過度緊繃的時候,耳朵裡出現低沈的嗡嗡聲,就好像耳朵附近的肌肉在喊累。它通常與長期壓力或肌肉緊繃有關,屬於身體發出的警訊。
另外,像是某些非偏頭痛類型的頭痛,例如天冷溫差大引起的頭痛,也可能增加耳朵不適或聽力下降的問題。
3. 聽神經性耳鳴(Auditory Tinnitus)
這類耳鳴通常是持續性高頻的雜音,是內耳或中樞聽神經系統出了問題造成的,病因很多通常是噪音傷害,耳毒性藥物傷害,偏頭痛體質,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內耳發炎,聽神經發炎或腫瘤等等。
預防聽神經性耳鳴的小習慣
耳鳴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日常生活可以透過簡單的習慣來預防:
1. 呵護你的「小蝸牛」
內耳的耳蝸是聽覺系統的重要部分,避免長時間接觸噪音、過度使用耳機,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治療偏頭痛,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等,對保護聽力至關重要。
2. 有氧慢活睡好覺
良好的生活習慣能有效緩解壓力,例如適量的有氧運動、慢生活步調以及充足的睡眠,都能改善細胞缺氧,幫助穩定自律神經系統。
舒緩耳鳴的小技巧
如果耳鳴的困擾尚屬輕微,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 刻意忽略法:專注於其他聲音或活動,降低對耳鳴的感知敏感度。
- 意念控制法:運用冥想或放鬆技巧,幫助自己減少肌肉緊繃與耳鳴帶來的焦慮感。
飲食中的健康元素與聽力保健
聽力退化可以吃什麼呢?合理的飲食對聽力保健有潛在助益。以下是一些日常可以攝取的成分:
1. 堅果種子類 | 可攝取優質脂肪酸,幫助調節血脂和抗炎作用有助於保護耳蝸。
2. 柑橘類水果 |柑橘類水果含有植化素,能夠幫助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同時維護耳蝸的健康。
3. 茶 | 茶葉中的多酚是對抗糖尿病和延緩聽力老化均有潛在幫助。烏龍茶對中樞聽力的益處尤其在男性身上較為明顯。每天一杯茶,不僅能放鬆心情,還可以幫助耳朵健康。
4. 人蔘 |人蔘中的活性成分,對抗糖尿病和延緩聽力老化均有潛在幫助。
5. 胡蘿蔔 | 胡蘿蔔含有植化素,能夠幫助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同時維護耳蝸的健康。
傾聽你的健康信號
耳鳴和聽力問題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預示其他健康問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並適時尋求專業建議,能讓我們更好地呵護聽力,找回傾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