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泳族的保養筆記》跟泳友聊開後才知道:原來很多人出問題才知道要保養
上週晨泳後,我和一位朋友邊吃早餐邊聊著他媽媽的近況。他媽媽今年剛退休,本來以為可以輕鬆過生活,沒想到才半年,健檢報告上的紅字一個一個跳出來,原本說要好好出門旅遊,卻變成常常喊累、精神不濟。朋友說:「所以我乾脆拉她跟我一起晨泳,順便健康飲食,反正都退休、有時間了嘛!」
他說最近游泳時,才留意到也有很多年長的泳友有類似經驗:退休後突然發現走路沒以前快、覺得身體有點卡,才開始認真運動、保養、調整生活作息。
我笑了笑說:「這其實很常見,因為退休後少了工作壓力的『推動力』,反而讓身體加速鬆懈。」
[健康快捷鍵]
為什麼退休後,身體常常「走下坡」?
從營養師和熱愛運動者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現象其實和以下幾個關鍵有關:
-
活動量突然變少:上班族即使通勤、走動,都算是被動的日常運動。但一退休,如果沒有特別安排運動計畫,活動量會大幅下降。
-
飲食變得隨性:退休後生活比較自由,吃東西常以方便、好入口為主,容易攝取過多油脂、精緻糖,忽略了均衡營養。
-
睡眠作息被打亂:不用趕上班,早睡早起的動力變少,日夜顛倒、午睡過長都會影響身體調節力。
-
社交圈縮小、情緒波動:少了工作與同事互動,有些人會覺得生活少了重心,連帶影響心理與身體活力。
-
待在家中沒有培養興趣:許多退休者,幾乎都待在家中不出門,也沒有培養興趣、也忘記注意飲食,會加速身體退化
這些改變往往是「慢慢累積」的,等到身體發出警訊時,才驚覺需要調整。
我常跟中高齡客戶說:「現在不是拚體能,是培養持久力。」建議大家從生活中培養運動習慣,讓身體能穩定運作。
推薦給50歲以上族群的運動項目:
快走或慢跑 每小時至少6公里/快走、8公里/慢跑的時速,對膝蓋友善又能促進全身活力。
游泳 對身體負擔小,又能提升靈活度與心肺。
器械皮拉提斯、瑜珈 有助提升平衡感與核心穩定。
騎腳踏車 戶外活動兼具有氧與趣味。
肌力訓練 維持肌力、延緩流失。
其中,我特別推薦器械皮拉提斯及肌力訓練給每一位退休的朋友,腿部的肌肉量決定老年生活品質,加上老年人肌肉流失速度快,缺少肌肉的支持,將無法支撐身體重量,容易跌倒、骨折,從此臥病不起的案例屢見不鮮,因此我鼓勵每位朋友,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肌力訓練是必要的。
除了這些,肌力訓練對長輩還有幾個值得推薦的優點:
-
降低跌倒風險:訓練過程能強化下肢肌群與核心穩定,有助於提升平衡力與反應速度。
-
促進代謝:肌力訓練能夠增加肌肉量,促進或維持身體基礎代謝率,更有助於身體健康。
-
對關鍵部位友善:股四頭肌、股二頭肌的強化,能夠顯著的幫助減輕關節的負擔,不要再被過去的錯誤觀念綁住自己,膝蓋就是越用才會越好,但要用的正確。
-
促進心肺功能:肌力訓練也能夠促進心肺功能,搭配有氧運動能夠增強心輸出量,增強心肌功能並增進整體耐力與精神狀態。
因此,不論是剛退休還是已經退休一段時間,肌力訓練都是值得納入日常規律活動中的好選擇。
運動之外,補充營養幫助活動更順暢
當然,除了運動與作息,均衡的正餐飲食也是長輩保養不可或缺的一環。我會建議日常多攝取以下幾類食物:
- 優質蛋白質:如豆腐、雞蛋、魚肉與黃豆製品,有助於維持日常活動力。
- 多彩蔬果:提供膳食纖維與天然植化素,幫助身體調節與順暢。
- 全穀雜糧:取代部分白米,可提供較多的維生素B群與膳食纖維。
- 堅果與好油脂:適量補充堅果、橄欖油、亞麻仁油,有助日常保養。
如果像我朋友的媽媽一樣,是退休後才開始固定運動、希望維持輕鬆順暢活動感的人,也可以輔助食用葡萄糖胺、小分子玻尿酸、軟骨素、牛奶鈣與維生素D3等多種營養成分,對運動初學者與50歲以上族群的保養搭配都很推薦。
另外,我也建議可以考慮含有天然植物成分的複方產品,像是微藻類食物搭配適量運動與規律作息,可以讓日常活動起來更有活力、更自在,也幫助身體保有持續行動的節奏感。
有些長輩會問:「這種補充品要吃多久才有感?」我會說:「這就像你每天游泳、每天走路,不是為了立刻變年輕,而是為了讓明年的你還能自在地過生活。」
幸福不是活得久,而是活得自在
我很喜歡朋友說的一句話:「我帶媽媽去運動,是希望她能自己去菜市場、自己去旅行,這樣我才安心。」
我想,這正是很多我們這個年紀的子女最真實的心聲。與其等家人出狀況,不如現在就陪他們建立起健康的習慣。一起晨泳、一起調整飲食,甚至互相提醒營養保養,都是一種陪伴。
很多長輩之所以願意開始改變,不是因為醫生的叮嚀,而是因為朋友的真心建議。所以這篇文章,也許你也可以轉給身邊的泳友、家人,讓大家一起提醒彼此,保養好身體,有能力去做你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