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紅麴功效與禁忌:一篇了解促進新陳代謝、調整體質天然秘方

撰文/蔣惠安營養師

納豆

是日本傳統的食物,從1200年前即有食用的記載,是利用納豆菌和蒸熟後的黃豆(大豆)發酵製成,日本納豆激酶學會指出納豆含有的活性成分納豆激酶具有調節生理的功能作用,針對高風險族群可提前循環調理。

紅麴

早在《本草綱目》即有記載其中國傳統醫學中的應用,紅麴是利用大米蒸熟後加入紅麴菌發酵製成,過程中可產生有利於促進代謝的紅麴菌素(Monacolin k),且經科學研究證實紅麴菌素可作為維持健康首選成分之一。

隨著時代變遷,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型態逐漸改變,精緻的食材和多變的烹調方式,反而讓我們忽略傳統食材流傳下來的保養調理智慧,今天就由飲食和生活方面帶大家了解納豆紅麴的重要性和適用族群。

 需要補充納豆激酶與紅麴菌素(Monacolin K)的族群 

  • 外食族(現代人的飲食習慣)

經衛福部公開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國高中生外食比例:早餐80-90%、午餐 85-90%、晚餐及宵夜65-70%;成人外食比例也不低:早餐55-65%、午餐47-62%、晚餐27-33%。

顯見台灣在外食的高比例,而餐廳、小吃和便利商店的加熱食品,通常為了追求風味和口感,大多會以油炸、燒烤、快炒或高脂肪比例的肉類食材作為主要基底,這無形之中也都成為囤積的高風險因子。許多年輕族群甚至是青少年就因經常外食,長期下來,才在偶然的健檢過程發現健康早已掛紅燈,我們在健檢中心也經常發現,報告掛紅字早不是高齡族群或長輩的專利,針對現代人營養過盛高囤積的問題,更應提前補充納豆紅麴,做好促進代謝、調節生理機能的準備。

 

  • 久坐者(長期靜態的生活型態)

隨著科技進步,我們在家中已經可做到訂餐、購物、影音甚至延伸到工作、會議等,這樣的靜態生活緊隨而來,不知不覺增加了代謝上的風險,針對長期靜態生活的族群,除了建議增加運動,每週3次,每次30分鐘,每分鐘心跳達到133次,同時補充納豆紅麴,能讓我們進一步維持青春的內在狀態。

  • 高壓上班族(工作壓力的累積)

依據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最近的調查顯示,各職業類別中,白領上班族遭受工作壓力較藍領階級為高,而行政主管經理人員竟然有高達40.3%的人常常、或一向有極大壓力。
所感受的壓力大不大,與工作年資的關係不大,但與年紀、教育程度、事業單位規模都有一定的關係。年紀30至35歲的人,經常或一向有很大壓力的比例最高,而教育程度及企業規模方面,則是隨著教育程度增加、事業單位的員工人數增加,經常感受很大壓力的頻率也隨之增加。

綜觀國人的工作狀態,壓力不容小覷,長期的心理因素累積對生理代謝機能的隱憂。健康的維持應是針對高風險群體,即早給予適當的保健營養,納豆紅麴可作為暢通調理,活力循環的關鍵成分。

 

 納豆紅麴的食用禁忌 

納豆、紅麴具良好暢通作用,選擇具功效成分定量的納豆紅麴保健品時,有些特定族群需留意,如重大手術前後和經期有異常大量出血者均需避免食用。尤其紅麴活性成分與部分藥物會有交互作用,使用Statins類的降血脂藥及嚴重肝臟疾病患者,也需避免食用。

 

 如何挑選優質的納豆紅麴保健品 

  • 選擇具有國際驗證的製造廠

在挑選產品時可先確認製造廠是否具備衛生管理標準驗證,如ISO22000、HACCP等,完善的衛生品管讓產品品質更安心。

  • 定期檢驗

選擇製造廠規模較大且具備基本微生物品管檢驗的品牌,完成自主檢驗,讓消費者更有信心。

  • 專業研發團隊

品牌設有以醫療人員(營養師、藥師、醫師)為核心的獨立研發團隊,具備專業的保健知識,可避免配方成分的交互作用,將主功效素材功能最大化,讓民眾可信賴產品效用。

  • 精準的功效配方

納豆紅麴主要以暢通代謝為主,可挑選複方含有Q10、藻紅素、綠藻的成分,可有效防護循環機能、協同促進代謝,達到持續活力補給。

【參考資料】

  • 日本納豆激酶學會
  • 衛服部104年8月新聞
  • 勞動部歷史新聞2006-02-10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